(图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0月5日讯(记者 彭乐怡)国庆假期过半,国庆档票房突破11亿大关。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0月5日10时45分,今年国庆档票房(含预售)已达11.89亿。
"今年国庆档影片类型丰富,涵盖了历史战争、奇幻动作、喜剧家庭、犯罪剧情、动画等多种类型,满足了成人、家庭及儿童等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向蓝鲸科技记者表示。
截至发稿前,票房排名前五的电影为《志愿军:浴血和平》(《志愿军3》)《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和《震耳欲聋》。从票房表现来看,IP续作是今年国庆档的绝对票房主力。电影市场分析师温特向蓝鲸科技记者表示,IP续作电影具备成熟观众基础,无需从零到一建立认知,宣发效率更高。
不过,IP续作同时面临面临创新不足、观众期待落差等问题。比如,《志愿军》系列前两部均在国庆档上映,票房分别为8.68亿元、12.06亿元,作为系列终章的第三部票房目前为3.3亿,和前作相比仍有差距。《刺杀小说家2》剧情天马行空,特效升级,但续作间隔时间久。"观众对IP续作的期待值更高,如果缺乏创新,口碑就难以延续。此外,续作不宜间隔过久,观众可能会遗忘。"温特表示。
今年国庆档还有另一IP大制作《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此片由易中天担任编剧和监制,果麦文化、光线影业等为联合出品公司。但该片票房表现平淡,截至发稿前累计票房为4916.7万。温特表示,大IP不一定等于好票房,"《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拍的是曹操的故事,但人物塑造和观众预期不符,可能就容易引发争议。资方和创作者需平衡受众需求,避免过度依赖IP。"温特表示。
部分中小制作的国庆档新片反而口碑不错。比如10月4日才正式上映的《震耳欲聋》闯出亮眼成绩,首映日单日票房突破3900万,且从点映开始就收获良好口碑,被视为国庆档"黑马"。据悉,《震耳欲聋》是导演万力的银幕首秀,由檀健次、兰西雅、王戈领衔主演,是国内首部聚焦聋人群体反诈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
除了《震耳欲聋》,《毕正明的证明》是另一部上映后获观众肯定的中小制作电影。据灯塔专业版数据,10月3日,该片票房达466.6万,超过10月2日票房,成为今年国庆档首部实现单日票房逆跌的新片。10月4日,该片票房继续逆跌,但幅度较前一日降低。
"黑马"在假期过半时才上映,导致影院的排片"乱了阵脚"。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济南百丽宫影城经理董文欣告诉蓝鲸科技记者,一般来说,国庆档影片会在假期第三天基本稳定排名,到10月4日后就能固定排片,稍作调整即可。但今年因为缺乏绝对的头部电影,"黑马"半路杀入,导致排片"每天都有变化",部分影片当天表现好、次日下滑,第三天又回升,需实时调整排片。
董文欣表示,虽然如《毕正明的证明》这样的小成本电影质量受到业内肯定,但定档仓促,宣发期短,资源有限,无法与传统大制作、老导演团队竞争,导致票房体量小,难以撼动大制作的票房地位。
大IP制作跑不出领头羊,小成本制作又叫好不叫座,董文欣除了排片犯难,同时也在思考,观众的电影需求仍在,但如何能拍出现下观众想看的作品,是电影市场需要复盘反思的问题。"在群雄逐鹿的状况下,不能再按老办法走了,必须推动大家主动求变,得敢于‘杀出一条血路’,探索全新的路径才行。"董文欣说。
董文欣表示,要实现这一点,一方面要多维度尝试,彻底跳出原来的固有模式;另一方面要给新人更多机会,让新鲜力量能参与进来。
这是一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