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看 瞧瞧看
阿沃·帕特:24个序幕
人气TOP 5 电影
8.7 2002 爱沙尼亚 已完结
Arvo Pärt: 24 Preludes for a Fugue
2.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8.7 203次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为影片《阿沃·帕特:24个序幕》评分
导演:Dorian Supin
演员:Arvo Pärt
描述:靜寂之中的細微聲音,通常最能引人深思。有人說,這是以聲音來接近心靈最好的方式,這句話雖然沒錯,但是在現代社會裡無比喧囂擾嚷的環境,我們有多少機會能夠傾聽靜寂?連靜寂都難求,就別說要領略靜寂之中的樂音了
展开
详情页左横幅
详情页右横幅

相关影片

  • 片名:阿沃·帕特:24个序幕
  • 状态:已完结
  • 主演:Arvo Pärt 
  • 导演:Dorian Supin 
  • 年份:2002
  • 地区:爱沙尼亚
  • 类型:纪录片 
  • 频道:内详
  • 上映:2002-11-15
  • 语言:英语,德语,俄语,爱
  • 更新:2024-05-22 21:44
  • 简介:靜寂之中的細微聲音,通常最能引人深思。有人說,這是以聲音來接近心靈最好的方式,這句話雖然沒錯,但是在現代社會裡無比喧囂擾嚷的環境,我們有多少機會能夠傾聽靜寂?連靜寂都難求,就別說要領略靜寂之中的樂音了。Avro Part的作品,卻提供給我們這樣的機會,讓人重新在寧靜裡尋回自己、檢視自己,在那簡單樸素的合唱樂音之中,洋溢著崇高而精妙的氣氛,帶給聽者淡淡的感動。   Avro Part的作品,確實一直都有這種特色。身為現代作曲家的他,作品並不像史托克豪森那般令人難以理解,而是在精簡之中尋求音樂的最大可能性。1935年生於愛沙尼亞的Part,可稱為愛沙尼亞歷史上最有名的一位作曲家,在Tallinn音樂學院追隨Heino Eller教授學習作曲,未滿廿歲時便已嶄露頭角,逐漸受到樂壇矚目。最初,他在Tallin廣播電台擔任廣播錄音經理人,而自七○年代之後名聲更是扶搖直上。1980年,他移居維也納,後來又到達柏林,此後就留在那裡直到現在。他的作品可分為幾個階段,在1968年的「信經」(Credo)之前可說是第一期,而此後受到許多當代大師的影響,包括Steve Reich在內,使得作風有所改變,這段時期到「第三號交響曲」的完成。1976年起,Arvo Part開始專注於中世紀時期的音樂,並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他自己稱這種作品形式為「叮叮噹噹風格」(Tintinnabuli Style),或許是形容就像是風鈴在微風中所發出的叮噹聲的空靈感吧?   簡單的說,Part並不屬於十二音列、電子音樂、隨機音樂、極微音樂的範疇;他的作曲是自我心靈的解放,有人稱之為超現實主義,可說相當貼切。雖然曾經在共黨統治下成長,但是他的作品卻未曾有絲毫教條式的味道。拿Arvo Part來與John Tavener互相比較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兩人都善寫宗教音樂,尤其是人聲合唱,無論是有伴奏或無伴奏皆然。他們的作品都可說是現代的藝術,然而在和聲或音樂素材上卻都屬於古早時期的風貌。或許說,這應該是二次大戰之後的產物吧,同時也反映了現代社會所欠缺的一些東西。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登录账号
网站公告

这是一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