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看 瞧瞧看

纪录片《李白》:勾勒大唐诗仙从少年天才到巨星落幕的传奇一生,含视频

来源:网易   发布时间:2024-12-24   浏览次数:580


观点 丨 课程 丨热点丨 干货 丨 学员

大型历史名人纪录片《李白》共四集,分少年行》《天下意》《忘情游》《归去兮》,每集25分钟

纪录片《李白》以全新视角,透过李白的诸多“剖面”,通过数个动人的高光时刻,勾勒大唐诗仙从少年天才到巨星落幕的传奇一生,带给我们别样的视觉体验与心灵享受。

在我们的文史天梯中,也有3小节课程讲述诗人李白的作品哦!学到这里时,要认真学习哦!

分别是:

L1-21【古】中国文史发展歌·辉煌唐诗

L3-9【古】酒剑诗仙:李白(上)

L3-10【古】酒剑诗仙:李白(下)

下面跟着知识妹看看这四集纪录片吧,建议先收藏,寒假带着娃一起看!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李白。

他是天才的诗仙,是狂傲的酒徒,是仗剑走天涯的侠客,是纵情于山水的旅人.....然而,纪录片《李白》,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白”。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看到了李白身上的“真”。这个“真”,既有对政治理想的天真,也有对诗歌的纯真;既有行走江湖的率真,也有做一个普通人的归真。

我们无法见到盛唐的明月,但千年后,李白的诗,却已成为中国人的明月和故乡。

大型历史名人纪录片《李白》共四集,分《少年行》《天下意》《忘情游》《归去兮》,每集25分钟。透过李白的诸多“剖面”,勾勒诗仙传奇的一生。

第1集 少年行

梦笔生花,踌躇满志,究竟是怎样的水土激荡了诗人闪耀的才情?仗剑出蜀,一路干谒,究竟是怎样的经历雕刻出不羁的风骨?

纪录片《李白》第一集《少年行》,以李白的故乡四川江油青莲为起点,追溯他最初的游侠时光。

四川江油青莲,是李白的故乡,李白的人生从这里开启。为了躲避战乱,李白父亲和族人,从西域出发,穿越天山山脉,越过万里沙漠,来到蜀地定居,公元701年,李白就在这个偏居一隅却山环水抱、田地肥美的小镇出生。

“蜀地是什么特征呢?蜀地第一个它是一个欢乐谷,因为它是一个谷地。但是另外一方面,蜀地它又不是完全的一马平川,它周围都是山呐,所以山水有奇绝之气,又安逸富足,这样激荡之下,是会出人物的,李白也是这样的一个环境的产物。”纪录片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这样说道。

山水之外,蜀地的文脉绵延,也给予了少年李白最初的启蒙。隐居在蜀地山林的赵蕤,就是李白人生成长初期一个关键角色。

赵蕤是当时著名的一个纵横家,创作的《长短经》,是当时帝王必读之书。李白在跟随赵蕤学习纵横术期间,树立起了自己的独特的政治理想抱负。“李白为自己规划的人生道路是以纵横家的才能,像古时的贤明宰相一样,辅佐帝王,使得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然后功成身退,避世江海。”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如此解读。

这样的理想抱负,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也注定了李白后来起伏的一生。


公元724年,24岁的李白学业初成,春夏之间,李白仗剑出蜀,开始了追寻自己理想的新阶段的人生旅程。

而在李白所处的唐代,科举制度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科举之路非常窄,普通家庭出身的李白则没有这样的机会。想要晋身入仕,那就要得到某些达官贵人的推荐,李白只能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当时文坛上极负盛名的李邕,希望能通过“干谒”,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第2集 天下意

李白具有天生的深邃而又热烈的生命力,为了能去长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李白在终南山苦等玉真公主的召见,天真地寻求自己的仕途之路。但事与愿违,第一次长安之旅无果而终,反而还因与当时的权贵发生冲突差点陷于劫难。

“他带着深邃热烈的生命力,从蜀地山水迢迢地来到长安,希望倾尽才能为盛世效力,却无力摆脱命运的捉弄。这崎岖的入世之路,与蜀道何其相似。激荡的情绪在心中郁结已久,于是,李白写下了千古名篇《蜀道难》。”

在李白留下的诗篇中,《蜀道难》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彰显出李白极度的浪漫主义和想象创造力。

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首《蜀道难》,融合着最奇特的自然山水,又融合着每个人可能感触到的那种人生的险恶,所以成为李白最有成就的诗歌之一,把以前所有的《蜀道难》全都比下去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解释,古人写《蜀道难》,往往就是在自然环境下写蜀道的险峻,但是李白却将其放到一个历史时空中去写,带有强烈力度的想象——人在大自然面前面对大山的奇、险、怪,形成了两种力量的冲撞。“没有任何一个诗人的力度,达到李白这种强度。”

但是才华横溢的他,又怎会被埋没?公元742年,玄宗召李白入京,李白距离自己施展抱负的梦想更进一步,然而事与愿违,李白以国士自诩,皇上却以文士待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李白再次认识到,自己还是要遵循本心,回到广阔的山河中泛舟、漫游。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是李白的另一首名篇《月下独酌》,纪录片同样用了多个维度,来解释这首名作的由来以及深层次的内蕴。

“李白的独特与珍贵,就在于他的作品与人生中流露出的率真与浪漫。”朱广皓介绍,李白拥有最干净的眼睛和心灵,永远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所以才会留下如此多惊艳的诗篇。“他性格豪迈,但在人生坎坷的时候,也会落寞和悲伤。然而,他不会在低谷逗留很久,而是很快走出来,恢复成自信满满的李白。就算在他差点被判死刑,遭遇人生最大打击的时候,他仍然向皇帝推荐自己,认为自己仍然可以为国家做很重要的事情。他的天真和自信,支撑他走完了伟大的一生,也正是我们想传达给观众的 。”

第3集 忘情游

李白在被“赐金放还”后,天生热爱自由的他挣脱枷锁,游走在山水之间,用唐诗走出广阔人生。也是在这个阶段,他碰到了另一位唐诗巨匠——杜甫

公元744年秋日的一天,河南商丘北部平静的大泽湿地,突然喧嚣起来,一行人扬鞭跃马,奔驰呼啸在这片野外的猎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唐朝诗人,在此相遇。李白与杜甫,大唐诗歌史上最耀眼的双子星,他们之间,是缘何结下“神仙友谊”?两人相遇之后,又碰撞出怎样的回响?

这一场独一无二的相识,其实也映衬着时代。纪录片虽然讲李白,但其实花了不少“笔墨”来描述李白所处的时代气象和社会背景。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盛极繁华,到沉郁苍凉,李白的个人命运也与时代背景紧紧勾连。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4集 归去兮



这一时期的李白,已是暮年。此时的大唐,由盛转衰。经历了动荡坎坷,李白也将奔向自己最后的命运。

李白在人生的最后写下了绝笔诗歌《临路歌》,不久便溘然长逝。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一代诗仙,虽有安邦治国之志,最终化作无限遗憾与不舍。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全知识

THE END
476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登录账号
网站公告

这是一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