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号
首页1号
首页1号

特别策划 | 如何唱响“凡人之歌”?

来源:网易   发布时间:2024-09-07   浏览次数:57



图片来源:pexels

最近,电视剧《凡人歌》热播,该部影片在上线当天就拿下热度榜第一和收视第一。故事围绕三对在北京生活的夫妻、情侣展开,讲述了他们面对各自的人生窘境,直面内心,共度人生危机的故事。其是根据纪静蓉创作的小说《我不是废柴》改编,堪称一部难得的现实题材都市生活剧。

在这部剧中,我们或许都能找到自己的身影:中年夫妻那伟和沈琳双双失业,导致房贷、育儿等问题接踵而至;价值观不同的年轻夫妻谢美蓝及沈磊,一个向往高品质,另一个只求安稳;女性生产后重回职场的困难及不确定性;以及疯狂内卷的程序员那隽和追求生活工作平衡的李晓悦这对小情侣.....他们所面对的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组成了一首“凡人之歌”。

换句话说,这部影片将最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关系及职场现象呈现的一览无余。以那伟为例,他在公司风云变幻之后“喜提”35岁裁员,蹲在地上的那一幕,所呈现的落魄,无奈、恐惧……让人实在五味杂陈。

而谢美蓝和丈夫沈磊之间,一个人希望拥有更加高品质的生活,而不是每天骑着电动车上下班,挤在小房子里,连孩子都不敢生。但另一个人却满足于拿着固定工资,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长此以往,他们的矛盾似乎也难以调和......

事实上,相比于以往的都市生活剧,《凡人歌》完全不悬浮和狗血。那些生活中的、职场中的、爱情中的、家庭中的酸甜苦辣,心酸不堪都在剧中人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回头来看,如何在这个世界中抵御生活的危机,如何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如何维系好一个家庭?在面对压力之时,普通人如何调节?或许成为了所有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今天的特别策划中,TOPHER特从职场、家庭等不同维度,为大家整理书籍,希望能够助力我们所有人唱好属于自己的“凡人之歌”。

PART 1 如何在职场升级打怪?

提及中国职场环境,就不得不将目光聚焦于同在东亚环境的日本。他们似乎将当下职场的“躺平文化”和“丧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前吉高由里子主演的热播日剧《我,到点下班》就堪称“精神离职”的贯彻达人,她秉持“下班不积极,做人有问题”的思想,将无数打工人的心声表达了出来。

事实上,女主的工作态度恰恰就介于“全民996热潮”和“躺平不卷”的中间地带。她努力工作、从不加班,也不在工作以外的时间讨论工作,准点下班喝酒吃小笼包、泡温泉,将自己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于她而言,升职的快乐似乎无法与一笼热乎乎的小笼包相比。但千万不要被眼前的景象所欺骗,要知道本剧女主“伪躺平”的前提,是她百分百胜任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人们错误地误以为“躺平”即“摆烂”那么自然无法对工作负责。

因此,及时调整心态是做好职场管理的第一步。

被称为“特立独行的思想家,生活美学先行者”的著名出版人松浦弥太郎(Matsuura Yataro),似乎和当下人人躺平的心态截然相反,他选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遵从内心,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不得不说,松浦弥太郎的人生经历非常奇特:18岁高中辍学,在不会半句英文的情况下,只身前往欧美游历。38岁创办个性书店“COWBOOKS”, 41岁担任《生活手帖》总编辑。50岁加入COOKPAD株式会社,以“追求高质量生活”为主题,担任企划统筹,创立料理主题网站 “生活的基本”。

十年后,他静思过往经历和人生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半生心得,从生活、工作、交际、拖延症、提问等方面为切入点,重新思考人生进阶的基本,告诉年轻人应该如何利用基本,更新自我,在复杂的世界里成为高手。

在《即答力—年轻人的自我更新指南》一书中,松浦弥太郎提出了一个躺平的反义词——即答力时常留意周围的情况,观察人们的需求、抓住机会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事实上,在工作中摆脱躺平心态,瞬间做出判断、当即回应,决定了你能否抓住机会。当你愿意接受挑战、尝试新事物、对一切抱有感激,保持积极的状态,就有机会得到成功。

对于企业而言,他们也更需要持有积极心态的员工;需要可以将“自我主张的顽固”和“接纳对方的灵活”平衡的人;需要具备瞬间爆发力的人才。如果员工能够认真感知“对方的需求”,就不会出现在会议中磨磨蹭蹭、沉默不语、含糊措辞的情况。

当你拥有即答力,调整好心态,你才能更加如鱼得水地应对工作。



荐书:《即答力—年轻人的自我更新指南》

作者:[日] 松浦弥太郎

译者:刘欣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PART 2 如何维护婚姻关系?

为什么吵架更频繁的新婚夫妻往往会有更长久的婚姻?不同冲突类型的伴侣如何通过改变争吵方式来深化关系?当争吵陷入僵局,我们又该如何化解?

婚姻大师戈特曼夫妇基于5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以及新近一项涵盖4万对伴侣的国际研究发现,冲突是伴侣们寻求治疗的首要原因,也是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更深层次联系和持久爱情的契机。一对伴侣争吵的方式,将直接预示他们关系的未来。

旧有的观点一直在致力于解决亲密关系中的冲突,试图消灭冲突,在戈特曼撰写的《爱的冲突》一书中,基于大量研究证据指出,其实冲突是亲密关系中的常态,是人性使然,更是塑造一段坚韧、深刻、持久关系的强大动力。

本书为我们揭示了冲突背后的真相、3大典型冲突类型,以及人人都会在冲突中犯的5种错误,比如“扔炸弹”、反复拉扯、非赢不可,并提出了一系列简明有效的行动指南,帮助伴侣把关系拉回正轨的同时,逐步建立更健康、更长久的关系。

通过深入追踪3000对伴侣,本书为深化关系提供了有力抓手,让你和伴侣“越吵越了解,越吵越亲”,关系变得更深刻、更经得起考验,也更持久和幸福。



荐书:《爱的冲突》

作者:[美]朱莉·施瓦茨·戈特曼;[美]约翰·戈特曼

译者:水潇莹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PART 3 如何对抗生活焦虑?

你是否经常反复确认门有没有锁好?

你是否喜欢囤积大量的物品?

你是不是一个停不下买买买的购物狂?

你是不是经常幻想自己会遭遇危险?

别怕,这些强迫行为是我们对抗焦虑的方式。

强迫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定要摆齐的水杯,一定要从尾部开始挤起的牙膏,一定要按照颜色排列的手机APP,反复确认门有没有锁好。作者莎伦·贝格利本书通过非常多的实际案例,重新审视了这些行为,及其这些行为背后的科学,揭示了人类强迫行为的真相。

知名科学作家莎伦·贝格利在《对抗焦虑,接纳自己》一书中指出,不管是我们普通人的一些温和的强迫行为,还是一些偏激的强迫症,其本质都是对抗焦虑,这也是大脑赠予人类的礼物。

她为人们理解普遍存在的强迫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阅读这本书,受到强迫行为困扰的人们或许会对自己产生新的认识。最终你会发现,强迫行为只是我们对抗焦虑的方式。以强迫对抗焦虑,让生活更有秩序,让工作更有效率。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焦虑已经非常普遍,人们的各种强迫行为似乎无处不在。实施强迫行为其实也是一种应对焦虑的方式,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所有的困惑和不安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整体看来,这本书既迷人又富有同情心,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应该成为每一位精神病学家的必读书,也应该成为所有故事爱好者的床头书。



荐书《对抗焦虑,接纳自己》

作者:[加]莎伦·贝格利

译者:胡珅

出版社:湛庐出版社

PART 4 如何坦然接受失败?

人生不会永远是坦途,总会有失败挫折。对你来说,失败意味什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让你难以直视,半夜懊恼以至失眠?还是一个被人拿捏的弱点,每次提起都在心中隐隐作痛?

我们经常把失败看作一扇关上的大门,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错误文化太不发达的社会,会将“失败了”和“是一个失败者”混为一谈。但如果失败也是一扇打开的窗户呢?由哲学家夏尔·佩潘所著的《庆祝我们的失败》一书中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全新的观点。

夏尔·佩潘曾受邀参与各地讲座,她遇到许多企业家和工薪阶层因为破产、被解雇、丧失机会等原因深感受伤,有的甚至一蹶不振。她发现,许多人经历了童年、青少年,开始职业生涯之后,都不了解失败的感觉,因此,失败往往如同棒喝,让他们难以重振旗鼓。

为了让大家正确对待失败,她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凝结成了本书。从老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到笛卡尔、康德、蒙田,到黑格尔、尼采、伯格森、加缪、萨特,再到弗洛伊德、拉康、阿伦特......通过讲述古今哲学家们对失败的敏锐洞察,夏尔·佩潘教导了我们关于失败的种种美德。

本书是对失败的解构和赞美,每章都会讨论失败的一个侧面,目的是让读者获得理解失败的哲学视角。作者认为,对失败的恐惧是限制青年人发展的罪魁祸首,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教育观。

她表示,错误的教育会让孩子理性主义有余,而经验主义不足。成功的人生不需要没有弱点,而是需要建立自身的优势和技能。因此,赶快失败吧!尽早失败,尽早爬起,通过联结创造力和工具性,才能把知识记得更牢,并且更敢于在生活中冒险。

在一个凡事都要求成功、不惜一切代价的社会中,这本书将教会我们重新控制自己的生活。



荐书:《庆祝我们的失败》

著者:[法]夏尔·佩潘

译者:杨恩毅

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品:后浪

PART 5 如何找回内心平静?

平常你是否有以下症状:总是迫不急待想把待办清单上的每个事项都打勾;迫切想要知道突发新闻,但看到越多新闻越焦虑;无法忽略手机通知,随时查看各种消息;休息时却无法放松,反而有懈怠的罪恶感。

这其实反映了我们的生活被多巴胺控制了,无止境的雄心壮志通常源于对多巴胺的过度依赖。以追求多巴胺为目标的生活会导致在痛苦中高效,而过于关注当下则会导致过度懒散。

千万小心!这种贪多心态与超常刺激正在拖累你的效率!曾被TED誉为“有史以来最高效的人”——克里斯·贝利是全球知名的效率专家,却在一次演讲时焦虑发作,过往有效的高效技巧与放松策略,一夕之间全都失灵了。

于是,他发现自己的高效计划似乎缺少了什么。在他看来,保持高效依然很重要,种种提升效率的建议也都有用,只是如果不懂得节制和休息,追求极度高效只会走入倦怠和过劳的死角。

在这个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高效的时代,要达到真正极致的高效,找回平静心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在其撰写的《在忙乱的世界找回平静》一书中,贝利试验了各种找回内心平静的方法,包括:

设定效率时间与休闲时间;建立成就清单,赞许自己完成的工作;列出可细细品味的活动,每天挑一个来品味;进行多巴胺戒断计划,降低超常刺激依赖;减少数字世界的活动,增加现实世界的活动;运动、冥想与减少摄取咖啡因。

这也是第一本科学探讨“平静”对现代人价值的书,通常人们更多关心的是如何抵抗焦虑,却忽视了焦虑的反面——平静,事实上,找回平静心是对抗焦虑简单却有效的方式。

当世界混乱,当太多忧虑、担心和关注占据我们有限的时间,平静能帮助我们储备更多心理能量,做好工作、过好生活。



荐书:《在忙乱的世界找回平静》

作者:(加) 克里斯·贝利(Chris Bailey)

译者:林文韵 杨田田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如同李宗盛在《凡人歌》中所唱,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
多少同林鸟,已成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
爱人不见了,向谁去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
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
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
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对所有人而言,

《凡人歌》仍将继续,

而平凡如你我,

也终将在酸甜苦辣的生活中,

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THE END
428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登录账号

启动快捷

极速播放

蓝光画质

下次再说
网站公告

这是一条公告